
“发展21年的公募基金,有点偏离为老百姓理财的初心,机构投资者持有了三分之二的份额。”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近12年来公募基金格局是(剔除货币市场基金):个人投资者撤出6000多亿元,机构投资者增加近3.5万亿元。不过,业内预计,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的逐步走低、市场赚钱效应的增加以及基金工具丰富性的增强,个人投资者持有非货币公募比例会逐步上升。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也进一步降低了作为个体工商户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着力点在于扩大了适用35%税率的级距。但也必须看到,未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小微企业,或许会减少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而有更多的合伙制企业会出现。作为自然人合伙人需要参照个体工商户,按经营所得5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因此,不排除有更多的小微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会比较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间的税负差异,寻求最低税负的空间。可是,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小微企业采用合伙制形式出现是较普遍的现象,因此,也可研究个税对于合伙制企业的所得能否有减免的空间。
然而,他没有选择进入其他PE机构,而是选定了另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战投部。毕竟,更多BAT——产业资本、战投正在兴起,成为传统VC/PE投资人的下一站。“薪酬变动不大。”吴峰告诉投中网,“我们全公司共享一套职级薪酬体系,我的薪水和高级研发工程师一个水准。”但是,“工作环境没有以前‘高大上’,差旅标准也差一些。”
标的旗下公司曾违规被处罚根据我爱我家公告,中环互联2001年成立,创业初期主要采用直营模式进行拓展。2008年公司全面转向加盟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中环互联加盟模式下,涉及“中环互联”品牌的诉讼也相对较多,2017年度,中环互联子公司还曾受到处罚。
事实上,金融牌照对蚂蚁来讲是不是稀缺资源,科技定位是否有底气,一个重要依据在于评估金融收入是不是支撑蚂蚁金服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此前传出的一份蚂蚁金服融资文件显示:蚂蚁金服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支付连接、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2015年时,蚂蚁金服约64%的收入来自于支付连接,23%的收入来自于金融服务,14%来自于技术服务。2016年,其来自于支付连接的收入为65%,技术服务的收入比例上升至17%,金融服务收入占比为18%。2017年,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支付连接收入占比下降至54%,金融服务收入占比缩水至11%。而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虽然蚂蚁金服官方并未确认这份融资文件的真实性,但据接近蚂蚁金服的人士透露:上述数据比较合理。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蚂蚁金服的技术支持领域并未仅聚焦于金融领域甚至商业层面。通过支付和信用的结合,近年来其在出行、医疗、智慧城市等多领域都出台了多类服务和解决方案,而一些最前沿的技术也开始找到落地场景。据胡喜透露:蚂蚁在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上,已经开始在公益、食品溯源、租房等领域陆续落地。“比如如何解决公益当中的信任问题——监控公益背后的资金流向,我们的联盟链已经有了很多尝试。”中信证券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蚂蚁金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找到金融与科技的平衡点,这一平衡点主要体现在四层业务架构建立起的一个兼具广泛连接与用户筛选的模型——通过支付业务实现广泛连接、数据模型和信用体系形成高风险信贷业务漏斗、通过资金和流动性门槛实现了客户的适当性管理、数据和技术输出实现广泛向金融及其他行业开放。